第二百九十六章 泰山封禅?(3/3)
好书推荐:
眼睛,作思量状,并未说话。
江昭平和一笑,也不意外。
本来,泰山祭祀是很有含金量的。
除了《管子·封禅》中记载的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氏、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合十二位圣人王以外,真正详细记载过泰山封禅的君王,也就寥寥几人而已。
自春秋至西汉,也就两人有过泰山封禅,也即秦始皇、汉武帝。
彼时,泰山封禅的含金量,一度高到让汉光武帝刘秀都为之自弗不如,自认德行不足,不可封禅。
要知道,刘秀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
含金量之高,可见一斑。
其后,汉章帝、汉安帝泰山封禅,极大的拉低了一波泰山封禅的含金量。
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勉强将含金量拉上去了一点,让其仍是绝大多数帝王高
不可攀的存在。
直到……
真宗封禅!
一下子,就将泰山从“牌子货”打成了“杂牌”。
经此一封,泰山封禅的含金量可谓是一落千丈。
低到何种程度呢?
低到赵策英都心头迟疑,有点不太情愿!
这还是赵氏子孙嘞!
当然,这也尚在情理之中。
任何荣誉的含金量,都是人赋予的。
若是含金量较高,自是荣誉与人相互成就。
可若是含金量太低,未免有荣誉拉低人的档次的可能性。
也就是俗称的“野鸡奖”!
赵策英此人,志在成就千古一帝,世宗皇帝。
难得大一统,自然不免爱惜羽毛,生怕泰山封禅拉低了档次。
“唉!”
赵策英摇着头,眼中尽是迟疑之色。
封禅吧,拉低档次。
不封禅吧,真宗皇帝姓赵。
要是不姓赵,赵策英是百分百不会去封禅的。
可问题就在于,他姓赵!
而且,还承接了真宗一脉的皇位。
真宗皇帝拉低了档次,可谓人人皆知。
而作为赵氏子孙,承人皇位,有了莫大功业,自该救一救“场”。
庙堂上的文武大臣,也肯定都会上书劝谏。
否则,就连赵氏子孙都不去祭祀,泰山封禅可就真的彻底毁了。
千秋万代,后世人不得骂死赵氏一族?
“这——”赵策英一脸的纠结。
他妈的,天底下怎么有这么脸皮厚的人呢?
偏安一隅,还签订了辱国条约,这都敢泰山封禅?
“子川,可有建议?”赵策英无奈一叹,一脸希冀的望过去。
就以他对江昭的理解,抛出问题以前,其心头肯定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见解。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江昭早已心有稿腹,顺着赵策英的话,沉吟着,建议道:“以臣拙见,要么不祭,要么游而不祭。”
“游而不祭?”赵策英眯了眯眼睛。
干脆不祭祀,这好理解。
可,游而不祭?
“游泰山,以示重视;不祭泰山,就说真宗皇帝已经祭过,子孙不宜逾越祖宗。”“此外,让史官记载得详细一点,并经报纸传遍天下。”江昭解释着,补充道。
“嘶~!“
赵策英眼前一亮,理解了其中意思,不禁道:“妙啊!”
游而不祭,详细记载,不宜逾越祖宗!
如此,千百年过后,可谓是“自有大儒辩经”。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还行,于后世人而言,无疑是赵官家救了一波泰山封禅的名声。
毕竟,赵策英可是作出了一副有意祭祀的样子。
若是后世的泰山封禅含金量不行,于后世人而言,自然是赵官家也不太情愿封禅泰
山。
毕竟,赵策英仅是游,却以“不可逾越祖宗”为由,并未祭祀。
既然赵官家并未祭祀,是否说明其不认可祖宗的封禅行径?
这一来,后世人就算是诋毁,也是诋毁真宗皇帝!
至于赵官家,还是实现大一统的千古一帝!
此可谓,进可攻,退可守!
关键,此举还能对文武大臣、赵氏子弟有一个交待。
毕竟,他去了泰山,就相当于救了场。
至于说,可能会有人质疑游而不祭的行为不太好?
那只能说,这真是给脸不要脸了!
“微臣告退。”
问题解决,瞅了一眼天色,江昭目光平和,起身行礼。
“嗯。”
赵策英点了点头。
然而,就在江昭将要走出去的那一刻。
“子川!”
一声呼唤,江昭一脸疑惑的转身回去。
却见赵策英负手踱步,目光集中于对面挂着的《青玉案·元夕》上的一句词—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短短的一句话,尽显对君王的信任,以及浓浓的期许之心。
蓦然回首,官家就是传说中圣人王!
赵策英眼中含笑,一脸的期待,问道:“子川,朕可称千古一帝否?”
“朕,可对得起你的期望?”
江昭一怔。
君臣相视。
“自然!”
......
轮回乐园小说提供了花雪飘飘飞创作的《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干净清新、无错版纯文字章节: 第二百九十六章 泰山封禅?在线免费阅读。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