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三分之二是什么?
于大章想问,但又不敢问,所以一下子僵住了。
应雪莲似乎很满意他这个表情,笑着说道:
“我可以顺着你的话说,这样就不算我泄密了,出了这个屋,我们谁也不要提起今天的谈话。”
于大章轻轻点了下头,然后直勾勾地看着她。
“大方向对了,核心内容确实是基因。”
应雪莲收起笑容,一脸凝重的表情说道:
“不过不是你想的那种致病细菌或病毒,你心理太阴暗了,也把人想得太坏了。”
“项目的核心是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和遗传工程,以达到基因重组的目的。”
说到这里,她的语气明显变得轻松了许多:
“如果项目研发成功,人体机能将会得到大幅提升,甚至很多无法治愈的疾病也可以得到根治。”
然而,她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严肃起来
“之所以说你猜对了三分之一,是因为这个项目本身确实存在基因突变的风险。”
最后,应雪莲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还挺逗,四周的山上有没有杂草,和这个项目根本就没关系,你可真能瞎联系。”
“还热武、核武、基因武器,我劝你少看点吧,满脑子都是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以后可别跟别人说我教过你。”
她越说越觉得好笑,双眼都眯成了月牙:
“还物理攻击、魔法攻击,亏你说得出口,再让你猜下去,估计孙悟空就要大战哈利波特了。”
嘴挺损啊……于大章被她说得涨红了脸。
猜错了也没必要这样侮辱人吧。
自己本就是个外行,能想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不对啊。
于大章还是觉得有逻辑不通的地方。
“既然科研项目的大方向不是武器方面的,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保密级别?”
他这个问题可不是乱问的。
现在很多地方的研究所都是公开的,甚至直接就挂上牌子写上“XX研究所”。
就连那些军方的机关单位也是如此。
“因为之前项目资料泄露过一次。”
应雪莲说这话时,本能地将声音压低了几分:
“我刚参与进这个项目时,科研团队还在一个对外公开的研究所里进行实验。”
“一天晚上,研究所里闯入一批人,带走了所有的实验数据和一些重要材料。”
她的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那时候项目已经初具雏形,他们带走的虽然是基础资料,但也很完整。”
“后来国安介入,对内部人员进行调查,揪出了一名副研究员,之后没过多久我们就搬到了五十三所。”
这些事李组长没和我说过啊……于大章没想到科研团队已经被洗劫过一次了。
也正是因为那次资料外泄,所以保密级别才会提升到绝密级别。
亡羊补牢呗。
估计刚开始军方对这个科研项目也没太重视,不然也不会给对方可乘之机。
或者认为在国内没人敢打研究所的主意。
胆子确实够大的。
于大章能听得出来,那伙人和应雪莲他们不是一伙的。
控制应雪莲的教育基金会是随机窃取国家机密。
他们将投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上,然后利用这些人才渗透进各个科研团队,从而获取更多的机密信息。
这是一个长期计划,目标也是随机的。
而那伙人就是奔着项目资料去的,目的性非常强。
再说研究所的警卫也不是白给的,竟然让他们轻而易举就得手了,显然那伙人都不是普通人。
搞不好就是另一个间谍组织。
“这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于大章问道。
“三年前。”应雪莲回答道:
“后续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我来到五十三所后,就基本上与外界断了联系。”
三年前?于大章算了算日子,那时候的自己还在警校上学。
还有一点是他想不通的,这个项目的周期也太长了吧。
三年前就已经研究出雏形了,那说明这个项目不止三年了。
两个院士主导的科研项目竟然耗费了这么长时间。
而且在他看来,这个项目也没那么重要。
从医疗的角度来说,全世界范围内类似的研究并不在少数,而且很多都已经有成果了。
从军事的角度看,提升个人的身体机能,对于现代战争貌似没有太大作用。
还是那句话:拼刺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既然三年前就已经有雏形了,那为什么还研究了这么久?”
于大章对此很好奇:
“是遇到了技术瓶颈?”
这两人虽然没聊具体的实验数据,但也涉及到了机密。
就现在他们聊的这些,李明钊听到都得冒汗。
“没错。”
应雪莲点头应道:
“现在的实验是针对人的,说得好听点儿,是为人类造福,反过来那就是反人类。”
她的表情既认真又严肃:
“灵药和毒药只有一字之差。”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人能承受其所带来的副作用。”
谁用谁死呗……于大章算是听明白了。
副作用超出了人类的承受范围,那就和毒药没区别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非得研究这个?”
于大章还是问了出来:
“我也没看出这项研究有多么重要。”
这话一出口,应雪莲就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片刻后,她才开口说道:
“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你看不出来吗,这是希望,是人类的希望。”
“如果研发成功,将会使很多处于绝望的人获得新生。”
应雪莲的眼中带着狂热,仿佛在这一刻,她又变成了那个专注的科学家:
“你以为研究基因是为了治疗吗,不,那是激活。”
“激活新生细胞来取代受损细胞,这么说吧,等到成功的那一天,就连植物人都能给救过来。”
植物人都能救?于大章觉得有点夸张了。
“那副作用到底是什么?”于大章追问道。
“这个嘛,就像是……”应雪莲突然卡壳了,看样子不太好形容。
她对于大章的知识储量还是了解的,毕竟是她手把手教出来的。
所以要做个合适的比喻,不然她怕于大章听不懂。
稍作思索,应雪莲这才说道:
“相当于给一个人喝了两斤砒霜,然后让他自愈。”